目前分類:標籤機 (4)
- Dec 12 Mon 2022 00:44
海底撈月砸百萬,3年9間店面,進軍金融商圈
- Dec 10 Sat 2022 00:36
陸官媒嗆美:以戰止戰 雖戰可也
中美貿易戰全面爆發,中共中央機關報《人民日報》昨評論稱,「美國貿易霸凌主義貽害全球」,大陸「以戰止戰,雖戰可也。」並引用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的研究指出,如果全球爆發嚴重貿易戰,即關稅增加40%,全球經濟將重現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。同時,也批評「吹滅別人的燈,會燒掉自己的鬍子。」美國貿易霸凌主義,既是向全世界開火,也是向自己開火。
該文表示,7月6日貼紙印刷,注定要在國際貿易史上留下濃重一筆。美國違反世貿規則,發動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貿易戰,對340億美元大陸產品強徵25%關稅,這動搖不了大陸經濟發展根基,也必定遭到應有的反擊。大陸是世界第2大經濟體,中美兩國經濟深度交融,美國對自己的第一大交易夥伴國都敢撕破臉大打出手,跟其他交易夥伴國在解決所謂美國「吃虧」問題時,華盛頓還會有什麼顧忌?並反問,一旦這種貿易霸凌主義得寸進尺,國際貿易還有什麼公平公正可言?
- Dec 08 Thu 2022 01:37
真的騙很大?冰棒「1枝1元」結帳確變10元,老闆說:試吃才有
- Apr 16 Sat 2022 07:46
貝多芬在失聰前受耳鳴所苦多年無就醫,身體警訊早就可以覺察到?
喜愛古典音樂的人都知道,德國浪漫派音樂大師貝多芬,在他全聾之前,有很長一段時間為耳鳴及聽力逐漸減弱之症狀所苦,不僅干擾日常生活,耳鳴的副作用也嚴重影響音樂創作。對1位音樂巨擘而言,是最殘酷的事實,等於老天開了天大的玩笑,實在是很可惜的事,否則可為人類文明中創作更多佳作。然而相較過去,現今醫療已相當發達,在出現耳鳴症狀初期時就應該把握機會治療,就能夠免於症狀惡化而變成聽力減退,甚至後遺症病變失聰的可能。
現代醫學中,耳鳴已不被定義為疾病,而是大腦及聽覺系統產生的1種症狀。造成耳鳴的原因有非常多種,最常見的是聽覺神經的問題,如噪音傷害、病毒感染、中耳炎,甚至有些人長期濫用藥物,而某些抗生素也會導致耳神經受到損害,耳朵就會開始產生耳鳴、重聽或失聰。